關於我們:台灣微光行動協會

本會創立於2014年,原名為臺灣計程車學院協會,隨協會成長與社會發展,我們陪伴扶持的族群已不只計程車司機,因而更名。本會有三大使命:陪伴司機、轉化產業和共善社會。

發展沿革

協會的成立始於本會侯勝宗理事長對計程車產業的關懷。

侯理事長自2003年於新加坡進行學術研究即開始投入了解計程車產業,侯理事長回到台灣後2010年進入逢甲大學,持續以學術協助計程車產業,推動臺灣小旅行探索司機職業轉型的契機。

2014年,因應計程車產業轉型所需成立「臺灣計程車學院協會」,除了協助司機自我提升及建立個人品牌,也投入政策倡議,以及實際進行社會服務。

協會自2018年開始投入車輛服務偏鄉,2020年起於各縣市提供長照2.0交通接送服務,並推動照服員*專業司機的斜槓培訓,也開始與UBER合作認證司機。

2021年我們推動微光抗疫車隊協助確診者返家,也啟動了女性二度就業的職能培訓計畫_花木蘭計畫,隨著我們陪伴扶持的族群擴展,2022年協會完成了更名的程序,自2023年正式改名為「社團法人台灣微光行動協會」,未來我們將以培訓的專業、無障礙車的服務量能,持續以移動服務社會。

主要服務

111/11/23司機職能培訓

司機與照顧服務員的職能培訓與認證

以「司機學院」線上系列課程與「花木蘭計畫」線下培訓,培養中高齡轉職者或二度就業女性學員駕駛技術、長照交通、照顧服務、旅遊導覽等專業,並以認證制度保證學員服務品質,幫助司機及弱勢族群職涯發展與打造個人品牌,成為社會與社區的親善大使。

培訓成果:超過百位斜槓照服員、41,440次線上教育影片觀看、14,870位認證司機

108/01/08與衛福部會議

偏鄉交通政策倡議

與交通業者、科技平台業者、政府及學術機構合作,共同研擬交通政策調整及落實方式,以協會自身所投入的偏鄉接送為evidence-based實證案例,推動國家法規修改及各縣市落實偏鄉行的正義。

政策倡議成果:2次偏鄉交通法規的成功修改(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第44條之2、3;第44條之5)、4個縣市採用平台模式媒合長照交通接送(台北、新北、台中、高雄);撰寫超過100篇以上偏鄉交通或高齡移動倡議文章,超過500則以上新聞媒體報導。

111/12/26微光服務紀錄

微光服務

以長照專車服務長者就醫與復健接送,結合爬梯機、居家照顧,讓民眾獲得友善與安心的無障礙服務。都會區外,也深入台中梨山、屏東滿州、宜蘭大同、新北烏來等少有車隊前往的極限村落服務。

微光服務成果:服務99,377人次、5,494人、462,236公里(可以繞台灣385圈);偏鄉服務3,864人次、332人、78,210公里。

111年11月 918災後交通接送紀錄

救災與社會救助交通整合服務

災難當下與災後復甦都需要交通運輸支援。本會與地方政府和民間NPO救助協會密切合作,於民國110年中旬投入Covid-19的確診者安心返家接送與民國111年的918花東地震災後交通接送。

110年 新北抗疫車隊服務人次:4,361人次(且無任何一名司機染疫);111年 918花東地震災後運輸:7,720位。

111/2/12惜食運送紀錄

惜食運輸

本會與1919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合作,以移動力服務原偏鄉急難家庭,協助偏遠國小運輸食材與急難家庭的食物銀行物資運送。並且協助載運某美式量販店的全省即期品至1919,支持有需要的弱勢家庭。

食物銀行送食:274趟